网站导航

行业资讯

这种“儿童玩具”被官方点名了可能致命! 时间:2023-03-19 12:51:18

  BOB.COM官网3·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,市场监督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儿童产品的消费提示,其中磁力珠被特别列出:

  上消化道异物是儿童消化科急诊中常见疾病,有研究表明,75% 的消化道异物发生于 < 5 岁的儿童。[1]

  由于目前生活水平提高,幼儿玩具及生活清洁类产品不断增多,再加上监护人疏于看管,使得幼儿接触到这类产品的机会增多,很容易造成上消化道异物的发生。

  患儿于 2 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哭闹不止,无发热、无恶心及呕吐,无明显呼吸困难,家人给予热水袋外敷,急就诊于当地诊所,被诊断为「肠痉挛」,并给予「双歧杆菌」(具体量不详)治疗,症状并未见改善,为进一步诊治,遂以「腹痛原因待查」收入院。患儿自发病以来,精神差,未进食水,无发热,未大便。

  入院查体:T:36.6 ℃,心率 86 次/min,神清,精神欠佳,咽部无充血,颈软无抵抗,气管居中,双肺呼吸音粗,未闻及明显痰鸣音,心音有力,律齐、腹部触诊据按,肝脾无法触及,神经系统查体不配合。

  辅助检查:腹部彩超示:患儿肠腔内可见可疑异物,呈低密度影,建议进一步检查。

  积极完善腹部 X 线检查示:右下腹部可见圆形异物,呈高密度影,考虑磁力球异物:

  儿童误食异物在临床上很常见,通常只要异物大小适中、边缘规则,大多可自行排出,但如果误食磁性金属异物,且未多颗、分次吞入,则容易造成胃肠道穿孔、内瘘、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。

  (1)吞食多个或多次间隔磁力珠后,磁体容易在肠道不同部位相互吸引,压迫相隔的胃壁、肠管壁或其他组织;

  (2)长时间压迫容易造成胃肠管壁受压缺血而导致坏死、穿孔、肠梗阻,甚至诱发肠扭转的发生;

  (3)病史长的可以出现消化道内瘘,重者可以引发腹膜炎等改变,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腹腔感染、败血症等;

  (4)通过体外实验,磁力珠磁性强大,2 枚及以上的磁力珠靠近磁吸到一起时冲击力极大,这也是导致消化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。

  科学小知识:通过体外实验证明单个磁力珠之间相互吸引的平均距离为 3.5 cm,当单个磁力珠与多个吸附成串的磁力珠数量成正相关。

  (2)早期因磁力珠间的磁吸力使得穿孔部位结合在一起,后期由于长期结合而使得穿孔部位自然吻合形成瘘管,故部分患儿吞食磁力珠后,短时间内不表现出临床症状,或仅表现出轻微的临床症状;

  (3)部分患儿腹部查体检查无明显腹膜炎的征象,随着时间的推移,逐渐出现恶心、呕吐及腹痛、腹胀等不适症状,甚至有的患儿间断腹痛可长达 6 个月之久。[2]

  (1)对于滞留在食管、胃和十二指肠内的多枚磁性异物,建议行急诊内镜处理;

  (2)未经探查不能取出或不能完全取出,且患者无临床症状,多枚磁性异物不断移行时,建议密切观察;

  (3)若多枚磁性异物持续停留在同一位置或出现临床症状,建议外科手术处理;当内镜探查发现已经出现胃肠道穿孔时,建议外科手术处理。

  (1)对于吞食多枚磁性异物的患儿,如果位置固定,即使还没有出现腹痛,也需要尽快治疗;

  (2)由于儿童胃排空时间短,儿童行胃镜检查需要的准备时间长,一经发现胃十二指肠内有多枚磁性异物,就需要立即行胃镜检查并取出;

  (3)根据磁力异物损伤的肠道部位、局部肠道情况以及病程长短决定手术或治疗方案:

  2)对于存在十二指肠或结肠穿孔的患儿,如果病程长且局部肠管条件不好,可以进行局部修补;

  3)术中尽量避免使用铁制或顺磁制手术器械,以免与磁性异物强力冲击性磁吸而造成胃肠道二次损伤。

  [3] 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儿科协作组,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儿科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. 中国儿童消化道异物管理指南(2021).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,2022,2-00688

Copyright © 2012-2018 BOB.COM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 版权所有